4月18日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设立的“国际古迹遗址日”,这一日子旨在向公众宣传文化遗产保护的意义,今年的主题是“遗产与气候”,重点关注气候变化与不可移动文物之间的关系。
我们姑且将古迹遗址从空间角度简单区分为室内和室外:安放在室内保存或展览的文物古迹像温室里的花朵一样,被相关管理者或文物修复专家细心照料与修复;那些分布于室外的文物古迹,如大型的石像和建筑,相对更容易遭受气候变化的影响,它们频频经受风吹雨打和日晒,经年累月之后,这些处于纯自然与原生态状态的古迹遗址更加脆弱,因而更需要得到关注与保护。
谈及广东的古迹遗址,有一个很容易被人淡忘的古迹——古驿道,保护古道,需要正视古道的价值体系和修复活化两个问题。
古道是承载文化多样性的宝库。古道是贯通中原与岭南地区的重要通道,让中原发达的耕种技术、先进的管治思想传播到岭南地区,提高了土地生产率,养活了更多人,也促进了岭南与中原的经济联系与文化往来。从更广域范围看,古道连接到西江、珠江直至广州,让中国与西亚、欧美实现了有效连接,极大促进了全球商贸的发展与全球文化的交流。
古道拥有丰富的自然与人文知识。古道沿线有着丰富的地质、地貌、土壤、水文、动植物种群等资源,民族糅杂瑶族、汉族、壮族、土家族等,沿途故事、传说及轶事不计其数,多元的文化使这里成为了岭南地区地理与历史系等大学生们的实习基地及寒暑假中小学孩子们的游学基地。
古道见证发达的商业文明。昔时的古道往来客商日夜不断,沿途商铺、公馆、凉亭、茶馆密布,“十里一亭,五里一置”。据记载,位于韶关乳源县乳城镇的洲街是一条长200米、宽50米的商业街,昔日商铺成行,客流如涌,大量挑盐脚夫“蚁旋鱼贯”,还出现“万担盐箩上山冈”的盛况。
古道蕴含璀璨的红色文化。古道所经之地地势险峻,攻守兼备,历来都是兵家必争之地。抗战时期,很多地方曾是先进革命思想的发祥地和地下党频繁活动的根据地,不少战士在这片土地上挥洒热血,甚至壮烈牺牲。古道边上有不少百姓为死去的战士们立的墓碑,如今成为很多中小学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2018年以来,广东省政府启动南粤古驿道的保护与利用,将古道修复与美丽乡村建设、农村综合环境整治、乡村旅游、乡村振兴等有机结合,古道遗址得以重现昔日的生机与活力。
古道修复过程中,会使用新石块去修补那些破损的路径,部分人对此存疑,这是不是在制造“假古道”?毕竟公众对于各地此起彼伏的以吸引游客为名的造假运动非常熟悉,甚至嗤之以鼻。对此,我不敢苟同。古道经由2000余年洗礼,部分地段石块或磨损或被冲毁,怎么办?史料记载,地方官员及古道沿线村民会协商和约定哪些村落负责维护哪些路段,进而形成常态化的习俗——“石阶除道”,一代又一代人在农闲时候自觉除道的风俗被传承下来。除道第一天,地方官员及村民会举行隆重的开启仪式,这一方面体现出各方对除道的高度重视,另一方面展示了官民协作的智慧。从这一角度看,近年来有关部门在古道残破处铺设石块,严格意义上是建设古道的“连接道”,理应是古道的一部分,而非所谓的“假古道”。
保护古迹遗址,就是留住我们的文化与根,是文化复兴与振兴的重要内容,全球气候变化背景下,保护力度与措施存在城乡差距情况下,让我们把目光更多投向那些散布于自然环境和乡村地区的古迹与遗址,比如南粤大地的古驿道。710公海赌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