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真情写在大地上
栏目:室外室内 发布时间:2024-08-18

  位于北纬42度的吉林省四平市地处我国东北黑土地核心区,有“黄金玉米带、黄金水稻带”之称。“种好地,收好粮,卖个好价钱”是当地农民王洪波朴素的愿望。

  王洪波是四平市伊通县伊通镇长安村村民。去年10月,他种植的18亩水稻迎来丰收。以往,王洪波还得为稻谷的入仓、售卖发愁,但这次,他可以通过惠农服务平台,远程预约售粮,并随时查看全省粮食收购进展、价格等信息。王洪波还将稻谷免费存放在供销粮油四平有限公司仓房。“这就像‘粮食银行’,我们可以等到价钱好的时候再卖。”他说。

  王洪波所说的“粮食银行”,受益于中央财政为支持供销合作社发展设立的新农村现代流通服务网络工程(以下简称“新网工程”)专项资金。“2020年以来,我们使用‘新网工程’专项资金持续投资,重点用于支持农村现代流通体系建设、新型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政府采购脱贫地区农副产品网络销售平台建设运维等,建设了一批优质涉农项目,为农服务能力不断增强。”中国供销集团投资部负责人说。

  为创建粮食产业化试点示范项目,延伸粮食产业链条,推动供销合作社系统内部合作,中国供销集团立足四平市优质粮源优势,以中国供销粮油及旗下供销粮油吉林有限公司为依托,于2020年联合四平市供销合作社下属公司共同成立供销粮油四平有限公司,着力打造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示范项目。

  “四平项目集‘产购储+销’协同保障功能于一体,在‘新网工程’专项资金的支持下,建有5.4万吨标准平房仓、日烘干能力300吨的烘干系统、一站式检化验服务中心、大米加工车间等完善的粮食仓储加工设施设备,辐射农田15万亩,服务农户5000户。”供销粮油吉林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于贵宝说。

  长安村党支部书记胡长江告诉记者,供销粮油公司、当地供销合作社组织业务骨干深入田间地头、农家庭院开展储粮技术培训,指导农民适时收割、科学晾晒。在秋粮收购季节,供销粮油公司多次到水稻最低收购价收储库点调研,并将相关信息及时带给村民。

  “许多农户都是看着别人收自己也跟着收,不知道自己的粮食是否已到收割期。拿玉米收割来说,正确掌握玉米的收获期,是增加粒重、减少损失,提高产量和品质的重要环节。”供销粮油吉林有限公司业务部负责人王森说。

  王洪波对此深有感触:“以前大家全靠经验,‘各凭本事’吃饭。有了科学指导后,2023年亩产提高了不少。”

  据悉,中国供销粮油公司是国家粮食宏观调控的重要力量,年粮食经营量1000万吨。截至2023年底,该公司保存国家政策粮1200万吨。

  “公司依托多式联运优势,将黑龙江、吉林等地粮食运往广东、浙江、福建等地,打通粮食主产区与粮食主销区通道,并通过多形式、多渠道、多层次的产销协作,精准对接客户群和市场主体,既让粮食‘运得好’,也让粮食‘卖得好’。”中国供销粮油公司负责人说,通过农业发展银行专项贷款和企业自筹等方式,公司积极筹措收购资金,确保农民粮食账款及时结算,杜绝“打白条”现象发生。

  中国供销集团统计数据显示,2016年以来,在“新网工程”专项资金支持下,该集团围绕新型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全力构建集耕、种、管、收、烘、储、加工等于一体的农业社会化综合服务中心,累计服务耕地1300万亩次。此外,中国供销集团依托流通骨干企业,大力发展县域流通服务网络建设,农产品批发市场年交易额超700亿元,农产品年销售额超过100亿元,冷链总仓储面积达95万平方米,进一步拓宽农产品销售渠道,促进农产品流通更加高效。

  伊通县开发区管理委员会副主任谷拓在农村长大,对农业感情很深。“农民没有仓储设施和烘干设备,稻谷即便晾晒过了,含水量也不可能完全达标,容易发热甚至发霉,造成损失。”谷拓说。

  节粮减损等同于粮食增产,为有效增加粮食供给拓展“无形良田”。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我国通过绿色仓储、发展粮深加工等,让每一粒粮食“物尽其用”,推动产后节粮减损取得明显成效。

  走进供销粮油四平有限公司,一辆辆运粮货车有序前行,标准化平房仓整齐壮观,现代化粮食检测设备一应俱全。

  粮仓外墙上有一灰色机箱,王森介绍说,这是“内环流自动控温储粮技术”应用,可借由通风笼和通风管道连接粮堆底部和上部空间。在夏季高温时段,风机从粮堆底部吸出冬天储备的冷源,注入到粮堆上部空间降低仓温,从而控制粮堆上层温度。放眼望去,整个库区粮仓个个满仓,粮面平整。

  供销粮油公司还配备了国际领先的稻谷加工生产线,包括稻谷去石、去壳、谷糙分离、厚度分级等9个流程,实现加工精细化,大幅提升了稻米加工水平。王森告诉记者,这样加工出来的大米不仅品质更高、水分损失更少,稻米损失率也远低于我国粮食加工损耗平均水平,进而提升了出米率。

  在供销粮油黑龙江公司,一辆满载水稻的挂车正在办理入库检斤。从粮车入库登记到扦样、杂质与水分检测、检斤称重,再到合格水稻卸车入库,整个过程严格按照国家标准收购,全部实现自动化,每一粒粮食入仓都做到了“上线上网”,有效避免了空进空出、以陈顶新等问题的发生。

  “这背后,就要提到中国供销粮油公司使用的自动化智能扦样设备,以及政策性粮食收购‘一卡通’系统。以刚刚进入库区的水稻为例,粮车入库登记后要经历6道工序,这些工序如果是人为跟踪,需要4个点位和岗位的工作人员才能完成。使用自动化智能扦样设备和‘一卡通’系统后,卖粮人员只需把运粮车辆停放在指定位置后,就可以当‘甩手掌柜’了。”供销粮油黑龙江公司仓储业务科保管组长周立家说。

  710公海赌赌船官网欢迎您

  中国供销集团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近年来,集团不断加大节粮减损工作力度,引入大量储粮新技术和先进设备,加强粮食仓房建设和升级改造,取得积极成效。目前,所属中国供销粮油公司粮食储藏周期综合损失率已降至2‰以下。

  2023年10月,全国供销合作总社发布《关于全力抓好秋冬种农资供应和化肥冬储工作的通知》,要求全系统充分发挥供销合作社农资流通主渠道作用,全力服务秋冬农业生产和来年春耕备耕工作,切实扛稳化肥保供稳价责任。

  中国供销集团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集团通过所属企业中农集团遍布全国的农资经销服务网点,为重要农时的农资储备、调运、供应工作提供有力保障,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增加底气和信心。

  湖北宜昌是全国化肥生产区域中心,中农云仓物流(宜昌)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宜昌中农)即设立于此。

  宜昌中农建设项目得到了“新网工程”专项资金的支持。项目占地100亩,包括2.7万平方米标准仓库、2万平方米室外堆场、2000平方米的加工包装车间及相关配套设施,周边100公里范围内分布着十多家大型复合肥工厂,化工化肥企业总数超过100家,是我国最集中的磷化工、合成氨化工及复合肥生产聚集地。项目仓容8万吨,主要存储氮肥、进口钾肥等,可为当地复合肥企业快速提供所需原料。

  “公司每年的尿素销售量达100万吨以上,近几年在湖北区域承担了尿素国家储备计划。宜昌中农的建立正好解决了我们的国储尿素储存问题,同时解决了物流运输的麻烦,确保了国储任务的顺利完成。”中农(天津)化肥有限公司业务部经理张旭说。

  中农集团控股股份有限公司原料肥事业部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我国是钾肥消费大国,但钾资源仅占全球的9.5%,钾肥缺口大,进口依赖程度很高。氯化钾主要用于化工及复合肥生产,国内年需求量高达1600万吨,其中一半以上依赖国外进口。随着“一带一路”倡议深入推进,目前我国除通过海运进口钾肥外,还通过中欧班列从白俄罗斯、俄罗斯等国进口。

  深冬时节,记者在湖北宜昌东站看到,一辆装载氯化钾原料的铁路货运专列正缓缓驶进车站,据悉货物重量达1000余吨。通过宜昌东站货场接驳、报关后,原料进入宜昌三峡保税物流中心仓储库。工作人员告诉记者,仅2023年,该站累计到达25列进口氯化钾货运专列,完成氯化钾原料运输4万吨。

  “接下来还会陆续到货,储备量可以充分保障今年春耕期间周边地区的用肥需求。”中农集团控股股份有限公司运输物流部副经理、宜昌中农董事长陈善晟说,宜昌中农联合宜昌东站打造进口氯化钾区域集散分拨中心,使中欧班列运输的进口氯化钾原料从国外直通宜昌,实现了货物从铁路货箱至保税物流中心无缝对接和报关、仓储、分拨一站式服务。在保障农资供应的同时,每吨氯化钾原料可节省运输成本近百元,有效降低了生产企业的采购成本。

  农业生产“备年货”既要保证储存货物进得来,也要加速货物周转,让化肥供应不脱销、不断档、不误农时。近年来,中农集团化肥年销售量超2400万吨,稳居行业前列,钾肥进口量占我国进口总量的40%以上,承担的国家化肥商业储备约占全国储备总量的四分之一。

  记者了解到,近年来,中国供销集团持续加强中央财政资金规范化管理,通过制定投资规划和专项建设规划、完善制度体系建设、实施项目全过程跟踪管理、滚动绩效评价等一系列措施,确保财政资金安全高效使用,推动财政资金更好发挥效益。

  2016年以来,“新网工程”专项资金还支持38个棉花综合服务网点基础设施及收购加工设施进行了系统升级改造,提升加工能力5.7万吨;环卫服务面积超4000平方公里,服务人口超200万;“832平台”累计交易额突破500亿元,入驻供应商超3万家,在售农副产品超40万款,注册采购单位超60万家,助推832个脱贫县的近320万农户巩固脱贫成果……

  时代在变,供销合作社的为农、务农、姓农初心不变。在新时代,供销人将借力“新网工程”,践行为农服务宗旨,用好财政资金,更好地倾情大地、服务“三农”。


本文由:公海赌赌船广告设计创意公司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