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英杰,《设计》杂志社社长,奥加美术馆总裁,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客座教授,北京英杰硬石艺术博物馆馆长,北京奥加美术馆酒店董事长,原某部副总工程师,原中国工业设计协会副理事长。
“设计与艺术的关系确实微妙,设计必须理性,偏重于物质,艺术必须感性,偏重于精神。”李英杰社长认为,以“设计”为职业的社会环境就是“设计界”,最简单的定义就是一种“有目的、目标的创造行为”把想法变成现实;以艺术为职业的社会环境就是“艺术界”,最简单的定义就是一种“以感性为主的创造行为”,把不确定变为确定。他想告诉年轻人,什么样的设计和艺术才能成为生产力:第一要契合潮流;第二要有使用价值的创意。如果能够从传统文化中汲取营养,很可能形成极大的生产力。
李英杰:设计和艺术的种类繁多,不断变化,很难说清楚。设计是一切设计门类的总称,艺术是一切艺术门类的总称。根据艺术分类的美学原则,艺术可以分为四大类,即造型艺术、表演艺术、综合艺术和语言艺术;设计行业主要分为:工业设计、机械设计、环境设计 、建筑设计、室内设计、服装设计、网站设计、平面设计、影视动画设计等几个大类。
无论是管理层面还是教育层面,最终的需求层面都是分得非常细微的。社会的需求是无止境的,更是理性的,在不同的文化背景下和社会阶段一切都是变化的,无论是设计师,还是艺术家,都必须顺应这种变化,这不仅是社会的需求,也是自身的生存法则,但是很多设计师和艺术家对此的认识很不充分.....
设计与艺术在人类的历史发展中一直是一种不可分割的综合形式,它们一直伴随着人类的社会文明与进步。设计与艺术是相通的,究竟是设计影响艺术,还是艺术决定设计,争论了多年,终无定论。实际的现实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设计在艺术之中,艺术也在设计之中,两者并不是对立和并置的关系,而是相互兼容而有机的统一。“美”是设计师和艺术家在实践同的追求要素。设计师是为人类创造美好的生活,把实用性和艺术性统一在作品中;设计师的美感需要面对用户和大众,只有被别人接受才能有价值,否则不具备价值。艺术家是为人类带来精神的满足和记忆,可以是独特的、个性的,可以不考虑别人的评论而独立存在,也可以不被别人接受或者只有少数人接受,同样具备价值。
不同的设计门类体现着各自不同的艺术特点,不同的美感。洞察现代设计发生和发展的历史背景,艺术的变革以一种激进的方式影响了许多设计领域,艺术的发展与设计的发展并行不悖,二者都在追求一种能够体现时代精神实质的理想形式。21世纪初,艺术的抽象形式,尤其是几何形式直接影响了设计的现代化,而设计的探索又同时影响了艺术形式,二者的合力诞生了机器美学,包豪斯典型地代表了艺术推动设计,艺术与设计结合的形式开创了艺术推动设计的新时代。艺术家参与设计研究,投入设计实践,推动设计进步。
我认为对设计师的要求确实是需要兼有艺术家的特征,但又不能像艺术家那样“单纯”。设计师不光要拿出一套形式上完美的解决方案,还必须考虑形式所提供的功能是否符合实际需要。不同的设计要求的形式特征是不同的,有时甚至是相互抵触的。我认为“设计师应该具备工程学和艺术学的双重背景,并有汲取百家之长的能力。”我们也必须清醒地看到当今的时代,设计与艺术的结合已经成为趋势,所以我们不能孤立地强调功能主义,而忽略艺术对产品本身的影响,同时也不能过分为表现艺术而忽略功能性,艺术与设计必须完美地结合,才能创造更大的经济价值和社会价值。
我非常怀念我的母校“中央工艺美术学院”,现在叫“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启蒙了我的艺术设计之路。现在叫工艺美院的学校越来越少,叫美术学院、艺术学院、设计学院的越来越多,但我一直认为还是叫工艺美术学院的接地气,更实用一些。
设计与艺术的关系确实微妙,设计必须理性,偏重于物质,艺术必须感性,偏重于精神,很多朋友都说我们设计界如何如何?我问他们:设计和艺术如何设界?没有人回答。我认为以“设计”为职业的社会环境就是“设计界”,最简单的定义就是一种“有目的、目标的创造行为”把想法变成现实;以艺术为职业的社会环境就是“艺术界”,最简单的定义就是一种“以感性为主的创造行为”,把不确定变为确定,设计界和艺术界本身里面还有很多人为的界,一言难尽。
设计在当代中国已经成为一种新型发展职业,可喜可贺。我们可以从教育领域看出,设计类学科是近年来发展最快的学科,近十年来的设计类毕业生逐年增加,统计数字(见下表)
伴随着社会的进步与发展,设计越来越受到广泛的关注与重视,无论是国家层面、企业层面,还是社会的多方面,设计的概念深入其中。设计与艺术结合的新名片和跨界产物“创意产业”正在成为朝阳产业,受到政府和国人的瞩目;设计正在不断的升华着人们的生活,正在提升着人们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
李英杰:设计行业的飞速发展已经成为人们有目共睹的事实。“创意”一词更是风靡全球,创意设计正在占领着设计的主流地位。在所有的设计都在追求“创意”的年代,设计的概念却在逐渐地模糊。在此背景下,21世纪初期行业内提出“跨界设计”和“再设计”,虽然提出的时间很短,但受到了高度重视并引发了行业内部热烈的讨论。
首先谈一下“跨界设计”。“跨界设计”是一种新的设计风格,在理论方面依然没有一套完整的理论依据,学术界也还没有为其准确定义。何为“跨界设计”?通常理解为跨越两种或两种以上的领域或界限,这种设计被称之为“跨界设计”。跨界设计的方法很多:一是经典元素之间的跨界,这种跨界出来的产品更容易让人们接受,让人既怀旧又有新鲜感;二是功能上的跨界,例如手机,几乎是一机在手,无所不能,可以说改变了人们的生活,这种跨界会越来越多;三是改变尺寸概念的跨界,这种跨界就是要打破传统认知,创造人们新的心理需求,是创造需求的新亮点;四是调侃性质的跨界,这种跨界可能在设计中达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因为现代人都有娱乐的精神,喜欢生活中乐趣不断,这种设计要迎合普遍大众的心理需求。
不管是对设计师还是艺术家来说,跨界都是一个新路线、新趋势,必将体现其特有的艺术价值与魅力。跨界已经成为新锐、新潮、时尚的表现手段,对于设计师来说,通过跨界来寻求新的方向,寻找一种新的灵感来提升自己也势在必行。跨界设计能打破行业之间的界限,推动创意产业的发展,使得设计元素从多方位发展,从有边界到破边界,从不可能变为可能。这种以经济为导向的跨界设计已经产生了巨大的经济效益,跨界潮流已经势不可当。虽然“跨界设计”目前在中国还很年轻,我们对它的理解也在探索阶段,但我们应该相信“跨界”的本质是将来设计界新的发展方向,它一定会在中国设计身上得到越来越多的发展。
下面谈一下“再设计”。在设计仅被定义为创造价值与财富手段的商业社会里,日本设计师原研哉通过“再设计”展览要求回归原点,探索关于设计的本质和内涵引起了业界思考。在原研哉看来,“再设计”是对于日常生活用品的一次再创造,是让人们重新面对自己身边的日常生活事物,从熟知的日常生活中寻求现代设计的真谛,给日常生活用品赋予新的生命的设计,而把熟知的日常生活变得陌生则更加是一种创造。“再设计”传达了一种向自然学习的设计精神,强调设计的人文关怀与生态环保的社会责任,指出绿色可持续发展战略是未来设计的前进道路。作为一种新型的设计理念,“再设计”对于原来人们熟知的产品进行更新、改革,甚至进行彻底的改造,从某种意义上看,其包含了创意设计,而且是其中不可缺少的必要条件。再设计的概念的提出,不但给日本设计师开启了新的方向,也成为今天的中国设计者的一个参考。与其去追求华而不实的设计,追求一些遥远而多余的装饰和不知如何是好的功能,倒不如从身边的日常用品上找寻以旧纳新的最“适合”的设计。“再设计”是设计中的设计,在当下更适合中国的国情,更适合老旧产品的改造和利用;“再设计”也是我最感兴趣的课题,例如我们酒店楼层消防通道,几十年来从未改变过,我利用它的展线通过再设计,把它们改造成为艺术廊区,取名为“消防艺廊”,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再设计”是站在设计师的角度打破已有的设计定向思维,在原有功能不变的情况下,再次重构、再次赋能,不仅能收到很好的经济效益,还能收到很好的社会效益。“再设计”非常适合今日的设计方向,很值得广大设计师探索与研究。
《设计》:您的艺术品作品经常参加国内外展览,您也经常担任策展人,通过自己的作品和所策划的展览,您希望引发公众怎样的思考?
李英杰:搞设计的人总想创新,想折腾。我身边的老同志、老朋友总是问我:你那么多兼职,天天折腾,你不累吗?我感觉很好呀!我从17岁开始参加工作,开始就是服装设计学徒,在总后某军工厂技术科实验室学习打板、排版、制作、标准、工艺、材料、德国手摇计算机、放大尺......一切都非常新奇、非常兴奋。师傅是苏联和留下来的技术人员,我把师傅当父亲,他们把我当孩子。我每天除了睡觉就是学习和工作,从来不感觉累。为了夜里看书不影响别人,我都是去卫生间里看书,所以很受师傅们和领导的喜欢,他们把看家本事都毫无保留地教给了我。当时觉得学到了本事线年在总后某军工厂技术科担任工艺技术员,同年入党,又被评为全军劳模,1975年在某大学既当学员又当教员,其他老师都是军工厂选来的工程师、技术员,他们大多都是国内外名牌大学毕业的,清华、哈军工、苏联等,就我一个人是白丁,没有学历。当时中国没有服装设计专业,我也没有这个机会,但我胆子比较大,1979年居然给国务院总理写了一封建议函,“建议中国早日成立服装院校和服装设计专业”,此函被转到了轻工业部和中央工艺美术学院,记得当时轻工部服装处朱秉臣处长和中央工艺美术学院的白崇礼教授约我谈线年中央工艺美术学院成立了服装设计系,我又激动了很久,但大学梦还是与我无缘啊!当时我在军工厂比较红,我为民用设计的一款儿童夹克衫服装红蓝二色,火遍了中国大江南北,火了好几年,竟然生产了80多万件,报、人民日报、工人日报,以青年设计师为名报导了我的事迹。记得我收到全国各地的邀请信函有5千多封,收发室每天都是我的来信,不得不用打印的统一信函给予回复,至今我都感觉对不起全国各地的朋友们。那时候,我到北京图书馆寻找外国服装设计的图书资料,复印的资料就用去了我几个月的工资。后来八一电影制片厂给我拍了一个名为《自学成才的青年服装设计师》的专题片,在全军放映,还出席了全军劳模大会。1983年我被送至军需工业学院学习,1985年进入中央工艺美术学院学习,毕业后先后担任过副总工程师、代理总工程师、第一副厂长等职务。1989年调来北京,担任厂长、总工、副局长、中国工业设计协会副理事长;现任《设计》杂志社社长、奥加美术馆总裁、北京英杰硬石艺术博物馆馆长、奥加美术馆酒店董事长等职务,一直在跨界设计师-艺术家-管理者-媒体人的多重角色中不停转换。
近年来我运用“跨界设计”和“再设计”的策展理念终于完成了奥加美术馆酒店的新赋能——一个集可持续发展的美术馆、博物馆、酒店为一体的作品,我们仍然在学习的路上,很希望大家来交流。近年来我们举办了大大小小几十场展览,我也参加了几十场国内外展览。我的中国硬石艺术展览在国际上引起了很大的轰动和好评,国家派我到意大利、法国、英国、德国、日本、澳大利亚、毛里求斯、马耳他等国家展览与交流。
展中国艺术,讲中国故事。文化走出去,作为现代中国独具特色的艺术作品在国外展出,向外国民众展现一个天人合一的全新艺术形式,代表的是一种中华民族文化的情怀。艺术作品富有哲学思想,凝聚着中国艺术家的审美气质和心灵神韵以其对中国民族文化和当代世界艺术潮流的深刻理解,体现的是中国传统文化与大自然的某种偶然、惊天的巧合。展览走出去,是对“一体多元”的中国文化主旋律的生动诠释,有着广泛、深刻的国际性文化意义。
正是因为这种强烈的文化自信,我在策展中也收获了很多。比如在法国展出时,法国美协主席米歇尔·金带领几十位画家来参观交流,并邀请我到卢浮宫出席展览活动开幕,让我坐在各国大使和文化参赞的前面,我非常感动。在意大利展出时,意大利史学家乔万尼·费辰逹和意大利硬石艺术博物馆馆长给出了相当高的评价,并为我的展览专门写了文章,鉴于我对中意的艺术交流贡献,2018年意大利给我颁发了“荣耀洛伦佐”艺术贡献奖。在毛里求斯展出时,毛里求斯总统法基姆曾在致辞中表示,在毛里求斯很难看到如此特别的展览,传统文化和硬石艺术的有机结合,展示了中国当代文化中的创新精神。艺术的神奇之处在于跨越各种差异性。尽管两国文化和传统不同,但并不影响人们欣赏这些来自中国的艺术精品,它们的内涵跨越了语言障碍直达观赏者的心灵。法基姆引用德国文学巨匠歌德的话:“唯有自然才是无穷丰富的,唯有自然才能成就伟大的艺术家。”她指出,展出的作品不仅展示的是中国艺术家的天分,通过这些作品,更看到了背后中国文化透露的无穷深意。
710公海赌赌船官网欢迎您
《设计》:作为专业媒体《设计》杂志社社长,您对青年艺术家和设计师有哪些寄语?您认为行业媒体在业界应该担负怎样的责任?
李英杰:从中国创造走向中国设计,已经成为中国的发展主旋律,意味着将从国家层面、社会层面产生出对设计、艺术、创意产业的巨大需求。设计与艺术是有使命的,年轻的设计师、艺术家赶上了这个千载难逢的历史机遇,每一位从事设计和艺术的年轻人都要有责任感和使命感,为国家的繁荣昌盛、人民的幸福生活而从事这个职业应该感到非常光荣。
什么样的设计和艺术能够给社会分享,转换成为生产力并创造价值,非常值得深思。后生可畏,我们这一辈70岁左右的设计师和艺术家正在被年轻的一代设计师所取代,但年轻的设计师和艺术家有着和我们不太一样的经历。中国的未来将由你们主宰,世界是你们的也是我们的,但归根结底是你们的。现在信息是海量的、无国界的,年轻人对中国文化、民族文化的解读和我们完全不一样,是完全可以理解的,也希望你们将中国文化发扬光大。
现在提倡创意产业,好像创意产业是万能的,什么都讲创意产业。理论上创意产业确实是无限的,创意产业不仅是一场经济革命,而且还是一场文化的革命。我们必须告诉年轻人,什么样的设计和艺术才能成为生产力:第一要契合潮流;第二要有使用价值的创意;第三如果能够从传统文化中汲取营养,很可能形成极大的生产力。
青年设计师和艺术家应该积极参加当下的生产生活实践,在实践中发现和理解具体问题。很多年轻人强调概念,当直面现实时却无法实现。我去国外的名校考察,体会最深的就是国外名校注重培养学生的实操和动手能力,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非常强,他们在学校就锻炼了手头功夫和实践能力。但我们的学子们在这方面可能还有短板,青年人需要更加努力。
《设计》杂志自1988年创刊以来已经走过了32个春秋。自我2007年担任社长后,杂志从月刊发展为半月刊,从专注设计实践到实践与学术兼顾,回顾13个春秋,心情久久不能平静。作为设计行业的专业媒体,《设计》杂志本着为设计界所有人士提供服务平台的原则,提倡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提倡大设计的概念,提倡再设计的理念,在院校和社会之间搭建可行的桥梁和快速通道,为所有从事设计的院校、公司、专家、学者、爱好者提供有效的服务。在新的时代背景下,《设计》杂志将站在国家转变发展方式的政策高度,沟通设计界和产业界的迫切需求,展示全球设计精英和设计教育界的新思维和新作品,传播具有导向作用的学术思想和创新模式,以理论指导创意实践,汇聚行业精英思路,促进社会公众设计意识的提升。以国际化视野解析全球经典设计案例与推广中国设计价值,引领行业健康发展,洞察国内本土设计萌生之趋势道路,发展之机遇因果,未来之格局突破,为中国优秀设计和创意工作者提供创新工作的决策支持,为创新型企业提供有效务实的智慧援助。并将作为中国设计的专业媒体代表之一,参与国际设计交流,推广中国设计之国际影响。我们希望与各位设计界同仁共图中国设计的新发展,感谢所有支持与关心《设计》杂志的朋友。
李英杰:2020年注定是不平凡的一年,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加深了这个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复杂性。在“后疫情时代”,各行各业都在进行深刻反思,设计行业在解决社会问题、公共卫生问题等方面的价值也得到了充分肯定,比如对口罩、防护服等防疫用品的产品设计、对疫情防控系统的交互设计以及应急管理和处置系统的服务设计等,都切中了用户需求痛点,也得到了社会各界的认可。所以我认为未来设计行业必将面临更大的发展机遇,设计行业从业者需要主动拓展思路、探索新的发展模式和发展战略。当然,行业的发展也面临很多的挑战,需要政府、设计行业专家、学者、企业家、设计师以及设计管理人员的共同努力。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设计在经历了从仿制引进到自主创新到融入企业乃至国家战略的过程后走向复兴,从自我否定转变为拥有文化的自觉和设计的自信。今天,设计在中国已经发展为“大设计”,既与中国作为一个大国蓬勃发展而催生的庞大社会需求有关,更是体现了中国设计界的改革探索精神,折射出中国改革开放时代观念转变、实践不止的文化气象。
经历了改革开放40多年,中国设计被赋予了新的发展契机。当下,设计的能量已经渗透到了中国社会经济文化、生产生活的各个方面。设计作为驱动力,已经成为科技、文化、产品、服务等领域创新发展的协同要素。今天的设计价值有着更为广阔深刻的含义,它是一种产业价值、一种文化价值,更是一种社会价值。未来如何从“中国制造”向“中国设计”转型,正是依托于中国社会的巨大转型和社会生产方式的转变,中国设计既从经济、技术、市场方面打开发展的方向,又更加注重在社会文化建设中发挥重要的作用。中国设计师们展现出了非凡的创造力与责任感,他们作为一切创新尝试的主体,作为推动中国设计在新世纪走向全球的中坚力量,用40年的不懈奋斗书写着当代中国设计师的“时代精神”,带领着一代又一代的新生力量在设计行业开拓新的空间,为中国设计文化注入新的内涵,为未来设计的发展赋予新的可能。
中国设计,四十而行健,如今已可以更加自信从容地走向更远的未来。2021,我们要跟上时代的步伐,携手同行,抓住机遇,迎接挑战,大家还要一起拼搏、一起奋斗。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男子钓鱼时在龙门石窟附近捡到佛头,颈部有被切割的痕迹,相关部门回应橙柿互动:是否文物正在鉴定
中国队首金!巴黎残奥会场地自行车个人追逐赛:李樟煜夺金 梁伟聪摘得银牌
小米米家石墨烯踢脚线英寸战X Pro轻薄本上架:Ultra7 155H +2.8K 120Hz高色域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