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计中国 中意同行
栏目:设计 发布时间:2024-08-08

  中国和意大利的渊源始于两千多年前,长安和罗马是古丝绸之路的两端。走向世界,是丝绸之路两千年的历史赋予中国和意大利人的使命。古往今来,马可·波罗、利玛窦、郎世宁,丝路上的无数友好使者的频繁往来,促进了中意经济、文化的深入交流,为两国人民架起了跨越时空的友谊之桥。与此同时,中国与意大利艺术设计之间不绝于缕的交流故事,揭示了多元文化交融共生,从而创造人类文明的历史线年,中国国家主席习宣布“一带一路”倡议之时,他是在重新唤起人们对于那段很久以前就已经熟悉的繁荣的回忆。他有关贸易发展、投资海陆通道并与包括意大利在内的沿线各国建立合作交流的想法,将意大利和中国更加紧密地联系在了一起。今天,为推动中意设计领域的合作与交流,经济日报社与旗下艺术与设计杂志社,在习主席对意大利进行国事访问之际,于3月20日在罗马国立当代艺术博物馆举办了“设计中国”展览。

  古人的世界,比起现代人来,确实要狭小得多。但是,中国和意大利的交往,绝不狭小:大秦景教流行中国碑(唐建中二年,公元781年,释景净撰、吕秀岩书碑文)记述了景教的教旨、仪式以及自唐太宗贞观九年(635)景教(基督教聂斯脱利派传入中国后的名称)传入中国后,一百五十年间的活动情况,并有用古叙利亚文刻写的僧徒题名。

  1970年10月5日下午,西安市南郊何家村出土的两个陶瓮里装满了1000余件丝绸之路上的商品。这些商品按类可分为金银器皿271件,银铤8件,银饼22件,银板60件,金、银、铜钱币466枚,玛瑙器3件,琉璃器1件,水晶器1件,玉带10幅,玉臂环1对,金饰品13件。另有金箔、玉材、宝石等,它们被称为“何家村遗宝”。

  “何家村遗宝”里面的钱币达39种之多,既有唐土流行的开公海赌赌船官方网站元通宝,又有西域高昌国的高昌吉利、日本元明天皇铸造的和同开尔,还有波斯的萨珊银币、东罗马金币等。“何家村遗宝”还呈现出浓重的多种文化因素。除上述的异域钱币外,还有由粟特输入的素面罐形带把银杯,西亚的镶金兽首玛瑙杯,罗马风格的狩猎纹高足银杯,仿照波斯多曲长杯制作的白玉忍冬纹八曲长杯等等,这些,都是中国输往罗马的商品。新帝国、新秩序、新宗教、新技术、新文化和开放的心态、环境造就了从长安通向伊斯坦布尔、罗马、威尼斯的丝绸之路,以及上千年的辉煌。回望历史,我们的确无法忽视以一种独特的方式进入世界的“中国道路”,以及这条道路的重要性。

  中国和意大利的设计合作在中世纪就达到了高峰。在中世纪,意大利的手工业在世界范围内就处于领先的地位。意大利无数能工巧匠将来自中国的原料变得更为细腻和奢侈,然后,这些无与伦比、巧夺天工的商品通过热那亚、威尼斯、阿尔玛菲精明能干的商人们带到世界各地。

  回顾历史可以洞察世界,在历史长河中我们可以看到从手工业到现代工业的转变。米兰、都灵、威尼斯、上海、广州,都走上了工业化的道路,设计成为了中国和意大利的共同语言。众所周知,意大利的设计在现当代设计史上占有突出地位。在中国,意大利设计、意大利时尚早已得到中国消费者的认可和青睐。中国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当代设计受到来自世界各国的设计理念和作品的不断启蒙和激发,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风格,使中国设计又一次走向世界。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中国设计师走向米兰设计周的舞台,获得来自意大利和世界设计领域人士的热切关注和高度赞赏,无疑彰显了中国设计的进步和崛起。此次赴意展出的近100件作品直观具体地展现了“中国图卷”和改革开放以来中国设计师处理新旧文化的经验,展现了当代中国。我完全相信,这个展览所展陈的设计作品,是当代中国人民拥抱美好生活的完美写照。

  依文:让中国民间工艺成为奢侈品2012年伦敦奥运会开幕日,柳传志、俞敏洪、马蔚华等商界大佬身着依文为他们定制的服饰,在伦敦上演了一场“阵容豪华”的时装秀,至今让人记忆犹新。1994年,依文企业集团董事长夏华辞去中国政法大学的教师职务,从西单商场的售货员开始打拼创业,至今已走过24年。她创立的依文集团,成为了颇具全球影响力的中国民族品牌。

  依文将布依族元素进行提取表达,将传统的图案以及元素提取重组,运用现代的表现手法来重新定义民族特色,让民族的元素以现代的、时尚的新面貌呈现,打造时装新理念,透过国际时尚的视野,展开对中国传统文化的重新塑型。

  刺绣,对于普通人而言是艺术,而对于绣娘而言则是质朴而真实的日子和流淌在骨子里的技艺传承。她们为自己绣嫁衣,为女儿绣嫁衣,绣品里有长江,有黄河,有家族的迁徙图。她们以丝线为生命,以针尖为舞台,注入了一生的情感。但是深山里的生活太过艰难,不少绣娘为生活所迫,只能放下针线去景区卖水果以补家用。

  近15年来,依文·中国手工坊积累了丰富的手工艺大师资源,建立了最完备的中国手工艺者数据库,建立了手工艺元素纹样数据库,入驻手工艺者数据库中的8000多名绣娘可通过系统快速对接订单,同时数据库中的4000多种中国元素的纹样可供全球设计师使用。如今,数据库内绝大多数绣娘经济状况大幅好转,15%左右的绣娘已经脱贫,5%左右的绣娘平均月收入已超过5000元。

  当下,依文的“中国手工坊”已让中国民间工艺成为了世界时尚的一部分。(作者:姜雪)

  本子计划:让手艺走出山村中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在西部,一些少数民族的生活还非常贫困。特别是妇女们为了生活不得不抛开家庭和年幼的孩子背井离乡,外出打工,生活十分艰辛。

  为深化对贫困地区的帮扶工作,由民进会服务部、中国服饰报社、艺术与设计杂志社和西南民族大学艺术学院组成“筑梦人调研组”,对坝盘村深入开展帮扶工作,并促成了“本子计划”。

  坐落于南盘江畔的坝盘村,风景秀丽,保留着浓郁的布依族传统习俗。布依族妇女从6、7岁开始就从母亲那里学习刺绣,传统的刺绣文化成为西南民族大学艺术学院视觉传达专业教师刘蕙子的“本子计划”的灵感来源。

  “本子计划”结合了传统手工艺者的基本技能,对布依族传统织绣文化进行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将散点式的家庭生产模式统筹起来,实现灵活生产、统筹协调,特别是为帮助贫困地区少数民族妇女利用自身的优势,实现在家就业提供了良好的思路。这个本子承载了坝盘村妇女们的美好祝福,同时还是一份美丽的“邀请函”,邀请世界各地的朋友前来做客。(作者:九月)

  沈沉:用面料讲故事都说设计与材料密不可分,好的设计能给材料带来不一样的展示效果,而好的材料也会给设计带来新的灵感。来自东华大学的沈沉是面料和印花设计方面的专家,本次展览他带来的作品《玫飞靛舞》,这件作品的缘起是因为玫瑰原产地在中国,但又是西方的爱情象征,靛蓝是运用广泛的平民之色,两者现在都具有全球意义的普世价值,爱、亲切。而作品本身是一件织物镂空玫瑰造型,表面颗粒喷涂,切口边缘磨损的纺织品艺术数字设计作品,应用于女装。

  另一件面料作品《傩》,作品的名字来源于一种神秘而古老的原始祭礼,也是中华民族趋利避害向善的反映。随着时间的推进,傩也逐步走向仪式化,朝着娱人悦众的方面演变,沈沉用中国水墨的方式与傩这种古老祭礼融合,用数字艺术与水墨跨界结合,设计出了这件面料,用面料,向观众们讲述了一个古老的故事。(作者:王蕊)

  傅军民:工艺服务生活简单的线条与完美的弧度交织,让平仄的家具简单而不失优雅。平仄家具创始人傅军民生于浙江东阳木雕世家,自幼钟情于中国传统家具文化,对传统家具艺术有独到的见解。“平仄的每一件作品从创意灵感的涌现,到最终制作成型都让我记忆深刻。”傅军民说:“制作《竹嵌几何屏风》,让我历经波折,反复寻找合适的工艺和匠人,甚至还改变了材料,不得不增加成本。”

  本次参展作品《景泰蓝提盒》又是一件历经万难的设计。传统景泰蓝也称作“铜胎掐丝珐琅”,这款提盒通过上百次试验,克服工艺难题,在没有掐丝的前提下,保证了附着面的平整度,进而实现了釉面颜色的流动感,将景泰蓝于具象的图案中抽离出来,赋予写意之美,颠覆了世人对于景泰蓝的固有审美。傅军民说:“《景泰蓝提盒》的创作过程是最让我难忘的。我一直在想如何将景泰蓝融入当下生活,让工艺服务于生活。近年来,我也一直在看当代一些新水墨和新工笔的画,给我印象最深的是朱金忠老师的画。他大多都是灰色调的画,有一次我突然看到他画了军绿色的山水画,那种艳丽的颜色深深地吸引了我,顿时萌生了画与景泰蓝结合的想法。”(作者:孙涵)

  吕越:用艺术对话时装时装艺术进入中国的时间较晚,吕越可以说是中国第一波接触时装艺术的人。1994年作为唯一受邀的中国设计师,代表中国参加在日本大阪举办的“亚洲时装展”,1996年个人作品发布会在北京举行,2000年个人作品发布会在日本举行,2004年个人品牌发布会在法国举行。

  作品《百花深处》用彩色透明纱料反复叠加,形成更多的色彩变化。特殊的裁剪方式,使得衣服与人体的空间更大。在衣服边缘的花朵中心加上彩色金属片制成的汉字“花”,更加突出了东方韵味。整个作品呈现出自由、轻松的气氛。随手剪出的花型图案装饰在曲线处理的衣服下摆,加强了自由的主题,表达犹如沐浴在阳光下的百花园。而《对话》,则采用不同手法,用一种材料制作出不同的肌理,加入蝴蝶元素穿插在其中。意在表现两种同类的对话关系,他们可以是人与人,也可以是物与物。(作者:张倩)


本文由:公海赌赌船广告设计创意公司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