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隔壁的愚园路“搬”进自家校园师生都爱来打卡!
栏目:喷绘 发布时间:2024-09-23

  百年愚园路,梧桐掩映下的老洋房浓缩了中国近现代的历史风云,也为上海留下丰厚的历史文化遗产。

  抬头可见愚园路路牌,穿梭于“钱学森旧居”“愚园路名人墙”,还能看到复古白色邮筒。这不是在愚园路上,而是在愚园路第一小学校园里。4个微景观加长宁少年宫,让“红领巾们”在校园里逛起了愚园路上的“红色印迹”。

  走进愚园路第一小学的大门,左侧一条通往教学楼的三十米小路路口树立着老式愚园路、江苏路路牌,仿佛回到了百年愚园路上。

  小路两旁既有“中央上海局机关旧址”,有“布尔什维克编辑部旧址”,有“愚园路名人墙”,有“钱学森旧居”,“旧居”边放着白色复古邮箱,连久富盛名的王伯群旧居,如今的长宁区少年宫也被展示在校园里。每一处都是立体布置,学生能走进立体展板里,通过图文学习。

  这是学校首次将愚园路“搬”进校园。 作为唯一一所以“愚园路”命名的学校,学校依托愚园历史文化街,将愚园路上红色资源、文化资源、创新资源与少先队活动融合,2017年3月形成了深受队员喜爱的“走进愚园路”少先队系列活动。

  目前“走进愚园路”已形成由7个红领巾社团、7项社会实践活动所组成的系列活动,成为学校少先队全国重点课题的重要组成部分,“领巾讲解员”是课程之一。

  五年级王彦琳担任小讲解员已有2年,负责讲解“中央上海局机关旧址”。“在江苏路389弄21号深处,有这样一座宁静的小楼,这里是中央上海局机关旧址,革命先辈们就在这里传递情报,和敌人作斗争。”这是她讲解的开场词,早已熟记于心。

  查阅资料,走访现场,让王彦琳对愚园路的每一处“红色印迹”都十分熟悉,“现在在学校里就能给同学进行讲解,真是太棒了。”

  发现愚园路竟然“跳”进了学校,让三年级学生徐尔居惊喜万分,这些场馆她都去过,在做小报作业时,她还将愚园路名人墙上展示的张爱玲故事写进了小报中。

  “虽然学校毗邻愚园路,但学生的时间有限,是否能将愚园路上的 ‘红色印迹’微缩、精选引入校园呢?”这是学校大队辅导员鲍建明最初的想法。

  开始打算将红色场馆以图文形式做成易拉宝放在校园里,但考虑到学生喜欢互动性,做成立体空间互动更好。

  鲍建明6月底完成新方案,7月带着摄影师实地走访愚园路进行拍摄,8月准备,本周“迷你愚园路”正式在学校“上新”。“所有精选场馆都是等比例缩放,用雪弗板立体雕刻。”

  他表示,微景观进校园,除了营造浓郁的愚园路文化氛围,让师生们与愚园路历史、红色印迹有更紧密接触,更好地在青少年中落实“四史”教育外,微景观也为“领巾讲解员”社团活动提供模拟场景,让更多队员参与其中。

  如今,“迷你愚园路”的确成了师生们的网红打卡地,它也不会消失。鲍建明说,等一段时间后会把微景观移到操场附近做长期展示,“将来2.0版可能还会增加愚园路文化名人故居、时尚创意板块等。”公海赌赌船官网


本文由:公海赌赌船广告设计创意公司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