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蚂蚁摄影的朋友,晚上好。很荣幸能够成为第111期的分享人。谢谢蚂蚁摄影,谢谢令胡歌。让我们能够在这里一起了解一下碳素印相工艺。前面分享的这个视频是一个西班牙的摄影师,一个碳打印艺术家制作碳素印相工艺的大致流程。所以就把他的视频拿来分享给大家。希望这样可以帮助大家能够快速的了解碳素印相工艺的制作过程。
碳素印相工艺是一个叫普瓦提埃的法国人在1855年的时候发明的。在当时各种古典工艺像蛋白、铂金、银盐共同在那个时代出现。而碳素印相工艺是被定为整个影像工艺中的贵族。因为它的制作成本以及售价都是比铂金工艺,银盐工艺要贵上好几倍。所以碳素在当时是比较昂贵的一种工艺。同时在各种古典工艺当中它也是属于相对复杂的一种工艺。由于碳素印相工艺所呈现的高画质,被大部分的顶级商业摄影师作为首选。特别是法国以及英国的摄影师对这种工艺有着特别的青睐与喜爱。
碳素印相工艺的稳定性是所有古典印相工艺当中最好的。因为它的原料是碳元素,我们知道碳元素是相对别的元素在环境中比较稳定的。所以使用这样的一个相对稳定的元素来制作,它的保存时间是最长的。以至于卢浮宫也用它来为馆内珍藏的雕塑和油画制作影像档案。
碳素印相工艺在整个摄影史当中被沿用了很长时间。其实一直到2009年,都有多家公司在生产碳纸。因为碳纸是制作碳素相片最重要的环节之一,所以只要有公司在生产,就一定会有人制作碳素印相工艺。
碳素印相工艺在1870年的时候是达到了高峰。出现了比较大的碳素印相工艺的作坊,一天可以做1500幅左右。随后慢慢的由于制作成本等各方面原因,制作这一工艺的作坊也就慢慢的减少了。一直到1970年,这个工艺才慢慢的被西方的人又重新的捡了起来。重新开始用碳素工艺去制作一些比较高质量的图像。当然这也仅存在于一小部分人。1970年以后碳素工艺被重新制作起来之后,它还是有一定的局限性的。因为我们知道在18世纪的时候,制作碳素工艺的负片都是要通过湿版,或者干版来制作也就是玻璃板。但在1970年前,基本上都还是用大画幅相机来制作这个碳素工艺的底片。但是随着现在近几年的发展,碳素印相工艺的尺寸也慢慢地做得越来越大。因为现在很大一部分这个工艺的爱好者都开始使用数字中间底跟数字技术来解决这个底片的问题。由于这样的数字中间底的技术广泛的被运用。所以我们做大尺寸的碳素工艺,以及一些别的古典工艺的可能性就大大的增加了。
早期的碳素工艺,我们的尺寸可能做到20inx24in。这样尺寸的相机已经是比较大的了。但是由于现在数字中间底的运用,这个古典工艺的尺寸理论上是可以无限大的。只要底片有多大,它就可以制作的有多大。当然,这个尺寸也会受限于工作室的大小。比如水槽和晾晒场地的大小,都会对艺术家想要制作作品的尺寸产生影响。随着作品尺寸的增加各种制作的成本也会随之增加。我们以这个碳素工艺为例的话,光是明胶的费用就相当的高。我在某宝上看到的价格是每100克需要100元。这个价格是相当昂贵的。据我了解,现在碳素印相工艺的尺寸做到最大的就是前面说的西班牙的摄影艺术家kevin,他可以做到60cmx80cm。
现在,碳素印相工艺的运用并不单单在平面作品上面,也被很多欧美的当代艺术家用在装置和当代艺术作品上。通过结合玻璃板和铜铝板会有不同的效果呈现出来。在当代影像制作当中,由于数字技术的发展,使得这些古典工艺能够呈现发出新的光彩与作用。
接下去我来把制作碳素工艺的整个过程大概的讲解一下。刚才分享会开始之前播放的视频就是碳素印相工艺的基本过程。在前面kevin 的这个视频里,他使用的是碳素印相工艺的双转技术。首先碳素印相工艺是一种接触印象的工艺,影像的明暗影调也是由明胶颜料组成的。明胶颜料在紫外线的照射下,它会硬化从而形成不均匀的起伏。整个碳素工艺的第一步,就是制作碳纸,也是我认为整个碳素工艺当中最难的一个步骤。
以前碳纸都是由工厂制作的,艺术家们只要拿着各种颜色材料的纸来直接制作成碳纸即可,但是现在已经没有这样的碳纸工厂能制作碳纸了。所以这个艰巨的任务就落到了艺术家身上。每个人制作碳纸的手法和步骤不同,首先第一步我们需要把糖、墨水以及明胶混合。用蒸馏水泡发到一定程度之后。这个步骤可能需要一个半小时左右。然后把混合的液体胶放在热水当中,让明胶和墨汁全部融合化开。接下来可以根据自己往常的习惯经验而定,我一般会让它沉淀一个晚上,因为碳素的墨汁会有杂质,所以需要经过沉淀,不能拿来马上使用。这点可能是有一部分艺术家在制作碳纸的时候没有注意到的问题。在制作的这个过程中,我来讲一下墨水,制作碳纸用的墨水有很多很多品类,艺术家们有的用印度墨汁,印度墨汁略微偏暖一些。因为我们知道黑色其实是分很多种的,至少可以分成暖调、冷调以及中性调。印度墨汁,还有曹素功的墨汁等,这些都偏向于暖调一些。如果对这个冷暖调子有讲究的话,那么就可以用偏暖调的墨汁做在一张偏冷调的纸上,我感觉这样的搭配会舒服一些。相反,如果两者都是暖调的,可能就会感觉不是特别好。当然了,这个冷暖的搭配完全是由你所选择的主题来决定的。有可能特殊的主题,就需要特殊的处理。这样就可以制作适合你所定的主题的碳纸。
接下来会多放一些视频。因为我觉得碳素工艺所制作的相片需要看视频才能够更清楚的看到碳素印相工艺的独特之处。下面发的是我为李秀勤老师的雕塑制作的几张碳素作品。后面还有一些最近做的,大家也可以看一下。
在制作完的碳液之后,我们就需要来制作碳纸。这个步骤我们需要找一个台面,要做到尽可能的水平。可以拿一个水平尺来帮助我们达到尽可能的水平,水平完成之后,我们把制作碳纸所需要的纸放到台面上,然后把碳液缓慢又均匀地倒上去。然后可以用梳子把碳液往四周拨动直至铺满整张纸。就像刚才的视频上kevin 操作的这个过程一样,倒的时候注意尽量从中心开始倒往边缘散开。梳子可以使做完的碳纸像镜面一样平整光滑。把碳液倒上去之后,可能需要等待几分钟。让碳液稍微凝固一下,就可以把它垂直地挂起来等待干燥了。如果说正常室内的温度和湿度不是特别大的,基本上是24小时左右就可以完全干燥了。碳素印相工艺对于温度和湿度是非常敏感的。从制作碳纸开始就已经非常敏感了。等碳纸完全干燥之后。就需要在这个碳纸上涂一层感光剂。国外的很多艺术家基本上是使用重铬酸铵。我们这里使用的一般是重铬酸钾,重铬酸胺和重铬酸钾在最后曝光的时候,曝光时间是完全不一样的。这里需要特别注意的是在涂感光剂的时候,千万要做好防护,因为这些化学药品属于重金属。又是强致癌物。所以我们在操作的时候一定要注意。说到这里,我想稍微强调一下对于这个化学药品的使用安全事项。因为我发现身边有一些朋友对于这个化学药品都不是特别的在意,有的也比较马虎,可能是因为不是那么的了解它的毒性有多大。打一个比方,一个是重铬酸钾,还有一个是连苯二酚,我们在用冲胶卷的时候,有一种叫焦酚的冲洗方法,其中所含的化学药品是连苯二酚和对苯三酚。这些化学药品是非常具有毒性的,而且会通过空气传播。那么接下来涂完光敏剂之后,就需要等待碳纸干燥。等碳纸完全干燥后,我们就可以将碳纸和底片紧贴在一起,拿到紫外线曝光台或者太阳光下进行曝光。碳素的曝光时间其实是没有完全确定的时间的。因为是和晒板机的功率大小以及整个制作环境中的温湿度比例有直接的关系,这些因素的变化都会影响相片的反差和对比度。所以需要反复的进行试验。接下去需要准备一盆冷水,把曝光完成后的碳纸和最终介质以及透明薄膜一起放到冷水里。把这几张紧密地合在一起,接着从水里取出来放到平整干净的台面上,用工具把纸上的水刮干,最后压上一个重物,等待数分钟之后,我们就可以拿到热水中去显影。在热水中,整个碳转印图像就会出现在透明薄膜上。等这个薄膜完全干燥之后,再把这个薄膜上的影像再转印到最终介质上,这样就算完成了。碳转印可以有双转,也可以有单转。我今天讲的这个基本过程是双转,单转就是不使用透明薄膜直接转到最终介质上。
所以碳素工艺确实是所有的古典工艺里相对比较复杂的工艺。希望大家看了前面的视频以及我的讲解,能让大家对碳素印相工艺的概念有一些基本得了解。制作碳素的整个过程,其实是比较磨人的,失败率也是极高的。整个碳转印的制作时间经我大致估算,从制作碳纸到最终制作完成,包括中间等待的时间,整个过程大致需要两个小时左右。
下面是我用同一张底片做的几种工艺的比较。第一张是微喷打印的,第二张是范戴克工艺,第三张是铁银硫脲金工艺,最后一张就是碳素印相工艺。通过这样的对比可以看到完全不同的效果。最后一张的碳素印相工艺,我们可以明显看到它是具有浮雕效果的。它的暗部是明显有体积的。对于我而言,选择碳素工艺的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它的锐度和清晰度能够达到最高。另外就是它的浮雕效果能给人带来一种极大的真实感。这是在平面影像当中带来的一种最大的真实感,这是我第一次看到碳素印相工艺给我带来的最直接感觉。这几个工艺大家可以先看一下,我觉得工艺本身没有高低之分,也没有好差之别,只有适合与不适合。每个工艺有不同的效果,每个制作者,艺术家有他个人的选择。对于我来说,有可能现在会选择碳素印相工艺,后面就有可能会选择蛋白工艺或者别的什么工艺。我一直觉得摄影不要老把技术太当回事儿,当然技术本身是很重要,但最重要的是这个技术一定是为艺术家的影像本身而服务的。
接下来大家可以看一下,这里有一部分碳素我是把它做在纸面上,另外有一部分是做在了玻璃上。它最终的介质承载的方式不同,碳素的灵活性就非常的大。碳纸制作当中颜料的变使得最后成像的介质变得非常的灵活。曝光时间以及感光剂的比例都是非常灵活的。通过现在的数字技术。我们可以在电脑中调整好一张你想要的底片。然后把它制作成一张菲林底片。由于现在PS的技术也是非常的高,可以完全做到与胶片基本感觉接近的菲林底片。另外,大家也可以多使用一些类似玻璃这样的特殊的材料。它的特性与感觉与纸张是完全不相同的,我们可以从视频上很明显的看到。看的时候,重点注意看一下暗部,因为碳素在亮部和白位基本上是很薄的一层明胶,所以说它的立体感基本会出现在暗部,暗部的明胶厚度会非常的厚。今天我还会发一些静物和人物,以及风景的碳素工艺的视频跟照片。不同摄影题材,不同的材料制作出来的效果都是有区别的。
比如在这个雕塑边缘的位置,我们可以很清楚地看到非常强的立体效果,这就是碳素印相工艺和别的工艺区别的地方,它会有浅浮雕的效果。也是很多制作碳素工艺的人,最为着迷的一点。现在我做的这些碳素还在一直不断的学习与研究中,刚开始总是希望能够让这个工艺做到完美。至于这个工艺的特性,比如说它有一些破边,或者利用破掉的薄膜来做的一些特殊效果。但是我觉得首先要对工艺你已经做得非常熟练的情况下,才能够去这样做。因为只有这样才能够最大能力的掌握和控制这个工艺的特性。就像一个绘画的人,他首先是要能够画写实的,能够有写实的功底,之后才能够再去变化与创作,这个变化也是根据艺术家本身的趣味和个人经历而定的。如果是凭空出现的,那么这样会感觉不太自洽。
碳素工艺在制作的过程中会出现很多的问题。比如有气泡,边缘会褶皱,整一个调子上面会有脏的污点和白点。这一些可能对于我这样有强迫症的人来说,都是无法接受的,起码对自己在这个工艺起初要求的时候,这很难让人接受。所以对于制作本身,还是需要有很高的要求。这个也有可能是受国外艺术家的影响。我们在私下跟kevin,包括台湾几个做碳素的老师一起交流的时候,也都这样认为,技术能够做完美,这一点非常重要,在制作完美之后再去变化。我还是一直要强调这点,不能把没能做得完美说成这是一种艺术处理。那可能是有一些推诿,或者说是一种借口。
碳素工艺有一个特点,就是它可以不断得做加法。因为通过不断的叠加,我们能够把它的这个浮雕感做到最大化。这是我最近这几天一直在考虑的问题。这也是这个碳素工艺区别于别的工艺的最大的特点。我想这个应该是我们需要掌握的。但是至于后面使不使用它。我觉得不一定。作为一个艺术工作者。你需要学会使用这些工艺的技能,这些工艺特点就像一个个工具一样,尽可能的需要多掌握。在不同的情况下制作不同作品的时候,你能够把这些工艺和技术灵活的运用,我觉得这一点非常重要。如果没有这个技术,就难以表达出想要表达的东西。
这些是我做在玻璃上的效果。它整个空间感觉会不太一样。但是我也一直在想,这个玻璃的呈现方式也可以有一些不一样的构成,就能够拉开其有别于别的呈现方式的距离。
碳素印相工艺其实是可以有很多的可能性的。等着我们将它发挥出一些新的概念。相反如果我们拿着这个古典的工艺还是一直拍一些几百年前那样的照片感觉。当然你说我就喜欢这样的感觉,那当然也是没错的。但是个人觉得,我们应该试图利用这个老的技术方式来呈现一些当代性的照片。这也是我一直在想并努力在做的。
这个是彩色的碳素工艺,我们基本上都是要用CMYK四色印相方式叠加上去。包括前面的那个蓝色的和现在这个视频当中的这个都是要叠加四次。蓝色的应该是叠了五次。这些年我也和绝大部分的摄影爱好者一样,从数码到胶片到大画幅,再到古典工艺。古典工艺又从蓝晒、铁银、范戴克、蛋白再到碳素,这么一路走过来的。应该说选碳素是因为它有别的工艺所没有的特点。其中最大的特点就是能制作出一种视觉上最大的真实感。
制作照片之前我们需要一直拍然后一直做。同时我也一直怀疑自己的眼睛。我们所看到的那些事物是不是真实的?怎么样的感觉才叫真实。这需要我们在拍摄的过程中下很大的功夫。当然在最后制作的时候,过程也是非常艰辛的。因为制作工艺所呈现出来的效果跟你所要表达的东西是要一致的,是为最终的结果服务的。尽管有可能我们并不一定每一次都能够说的这么尽善尽美,这么恰如其分。但总是希望能够努力得朝着这个方向去做。
最后我介绍一些国外的艺术家,一些个人觉得比较有启发性的艺术家,发一些作品和大家分享一下。看看有没有可能使在碳素的制作过程中有更多的不一样,能制作出更具有当代性的作品。今天早上有人问我,当代的照片是不是一定是看不懂的,我在想从个人理解来说,现在的人做现在的照片,他就应该是具有当代性的。介绍中有一个叫桑迪肯的艺术家是如今在国际上比较公认的一个碳素大师。但是这个当代性如何体现?这也是我们一直需要去想的,我们应该能够学习别人,然后回看自己,看看有没有可能性走出一条自己的路。能够把这种影像的可能性往外再拓宽一点。
前面做的女人体的摄影师是个墨西哥的摄影师。他把这个碳素的这个破边的特点运用的比较合适。其实我想过能不能够在这个碳素的底层下面再画一些东西,因为我们都学过绘画,是否可能在这一层绘画上面再做碳素,因为在画好的介质上再做影像,这个画面的丰富性会增加,背后的含义性也会增加一层。下面这些有一些绿色的,包括贝壳做的这个应该是澳大利亚的艺术家艾丽·杨做的。他把这个碳素的颜色又重新的改变了一下,并不完全是黑色和棕色。用绿色乃至紫色都可以做。包括下面的有一些是树干做的白色的,就叫做白炭。有兴趣的都可以进行制作,它同样是具有立体浮雕感。当然如果光看图片,尤其是碳素印相工艺制作的照片最好是能够看原作。因为在这个电脑上图片本身就已经被压缩,没法看到它真实的效果。下面的这几张彩色的碳素是一个瑞典的摄影师,他原来是在斯德哥尔摩学过摄影,在摄影工艺方面还是比较有造诣的。除了碳素、铂金工艺也制作的比较好,我们也有所交流。我特别喜欢他把碳素做到水彩纸上的效果。感觉非常的温和,这颜色做得也非常高级。彩色碳素在制作时候,你的颜色选择可以是完全的主观,可以添加任何的颜色。只要最终的这个效果非常自洽就行。这个彩色碳素,尤其上面那个树叶,包括那杯水,都让人觉得像是绘画,像水彩画的效果,制作碳素的颜料也是可以使用水彩颜料的。在简老师看来,现在这个世纪,他个人觉得古典影像制作的手法,在视觉艺术上可以被很好的发展。尤其在当代艺术中应该能有很好的发展。他也花了很大的精力投入在这样的制作中。
这些都是桑迪肯这些年做的,后面有一些他去山西大同拍了之后做的。有几张他是用11x14的大画幅相机拍了之后直接用11x14的原底重新接触印相做的。其实它本身的画质是很好的,但由于观看是电脑屏幕的缘故,可能不那么明显得能看出来效果好的程度。但实际上这个效果应该是非常迷人的。桑迪肯现在是被誉为碳素之王,确实碳素功底非常强大。总体来说,我觉得炭素印相工艺其实是可以给商业带来非常大的可能性。同时也可以给艺术家的创作留有非常大的余地。因为它的可变性非常多。不单单是在碳纸上,也是在最终介质上,灵活度都是非常高。只要能够想得出来的,它都能够制作。其实我都想过把它制作在玻璃上,然后将一张张的玻璃叠加在一起,它完全可以成为一个立体的雕塑。这些不断的尝试就需要我们以及后面的人,不停的努力去探索它的可能性。
今天关于碳素印相工艺的分享就讲到这里,如果对这方面有兴趣的朋友,我们可以线下再进行交流。希望能让这个碳素印相工艺的可能性再往前走一走。今天的分享就到这里,不知道能否给大家在这方面带来一些启迪,或者带给大家一些不同的感受。谢谢大家。
12,刘强(蜗牛),《说“绿风景”抄袭,我有线,大笨笨熊,《爱与吻-一个摄影师的自白》
101,谭秋明,《我的“侯奖”之路-一位摄影的叔的成长过程》(第8届侯奖获奖者系列)
102,王晓岩,《大汖村--二十一世纪中国村落空心化的标本》(第8届侯奖获奖者系列)公海赌赌船jcjc7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