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蒙镶:文化融合錾刻匠心
栏目:刻绘 发布时间:2024-09-17

  公海赌赌船官网编者按:蒙镶是一种传统的金属錾刻工艺,起源于我国蒙古族、藏族等少数民族地区。经过长期发展,该技艺不断得到丰富,并与汉族金属工艺融合创新,形成了具有独特艺术风格的“北京蒙镶”。年过花甲的吴中凤是北京市第三批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北京蒙镶”的传承人,她经过多年的坚守,独具匠心地传承了这项技艺。阅读本文,一起来走近北京蒙镶和其传承人。

  一件长1065毫米、高265毫米、宽125毫米的工艺作品——錾金镶宝九龙壁,只看一眼,就觉得不普通:用料15000克黄金、镶嵌有2134粒祖母绿、月光石等天然宝石;作品正反两面各有9条造型各异的蛟龙,气魄宏大,栩栩如生,有如翻江倒海,腾云驾雾跃于波涛之间;整个作品共錾有136条龙,却神采各异。

  “从创意、制作到完成,我用了6年时间,攻克了许多技术难关。”已过花甲的手艺人吴中凤是这件作品的设计者,同时也是北京市第三批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北京蒙镶”的传承人。她表示,从事“北京蒙镶”工艺,就是要作金属的“知己”,挖掘“蒙镶”作品内在“真性情”。

  “‘蒙镶’是一种传统的金属錾刻工艺,起源于我国蒙古族、藏族等少数民族地区。”吴中凤介绍,“蒙镶”距今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清朝时期曾盛行于北京,主要用于制作寺庙佛像和宗教法器,还用于为宫廷制作精美的金银器皿。经过长期发展,该技艺不断得到丰富,并与汉族金属工艺融合创新,形成了具有独特艺术风格的“北京蒙镶”。

  说起“北京蒙镶”,很多人都觉得陌生,对吴中凤来说也不例外,虽然出生于工艺世家,但年少时的她也对这项工艺知之甚少。一个偶然的机会,年轻的吴中凤通过选拔进入原北京金属工艺品厂,拜老手艺人为师学习金属錾刻工艺,此次结缘让吴中凤决定要用一生续写“北京蒙镶”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故事。

  “我们所做的是‘金银与火的艺术’!”吴中凤表示,一个手艺人想要掌握“北京蒙镶”,需要多年的坚守,要独具匠心地传承传统文化,“一个作品可能需要数月或几年才能完成,打胎、錾刻、焊活、抛光、镶嵌……十几道工序缺一不可。”如果不是“千锤百炼”,如果缺乏经验的积累,创作可能失败。

  “有人觉得金属是冰冷的,但在我们看来,金属可以变成有温度的‘生命’。”为了让“北京蒙镶”工艺得到更好的发展,吴中凤不断提升自己的艺术修为。1985年,她进入中央工艺美术学院学习装饰绘画;之后,她又选择在该校的装饰雕塑专业进修;近年来,吴中凤还走出国门,各处游历“取经。”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中华民族的历史记忆,只有更多地了解宗教文化与金银器文化我们才能更懂‘蒙镶’,才能创作出有魅力的工艺作品。”2015年,吴中凤创建了北京蒙镶金银器博物馆,开始设馆收徒,如今,已经有3人正在吴中凤的带领下一起研究“蒙镶”文化,一起传承“北京蒙镶”工艺。

  一项跨越千年的古老工艺让历史与当代社会密切相连,让我国少数民族和汉族文化紧紧相依。“北京蒙镶”是中华民族的伟大智慧结晶,在传承发展中,如吴中凤那样与匠心有关的一个个“非遗”故事正在上演,让人为之感叹更为之振奋!(本报实习记者 韩瑞)

  本报北京12月29日电(记者李昌禹)近日,中宣部、教育部联合下发通知,批准华中科技大学人权法律研究院、吉林大学人权研究中心、西北政法大学人权研究中心、中南大学人权研究中心、东南大学人权研究院、北京理工大学科技与人权研究中心成为第三批国家人权教育与培训基地。这是落实《国家人权行动计划(2016—2020年)》相关内容的重要举措。…

  习在全国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表彰大会上强调,“大力弘扬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习深刻指出,在长期实践中,我们培育形成了“执着专注、精益求精、一丝不苟、追求卓越的工匠精神”。…


本文由:公海赌赌船广告设计创意公司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