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品形态是经济发展与社会需求之间相互平衡的一种存在形式,产品设计则是对于这种形态的主动性、自觉性的寻求。在这个意义上,产品形态是社会意识主动选择的结果,而产品设计更不能脱离社会生产力的现实而孤立存在。作为一次展览,人们希望见到成批的、效果优秀、风格成熟的作品云集现场,但对于我们来说,展示产品设计的过程可能更加重要,因为只有这些处在夹缝中的产品才能真实地诠释中国设计产业的竞争力。也恰恰是这种现实反过来让着我们重新思考中国产品设计的语境,以及在这种语境下对于前进方向的探索。
本届设计大展以“鼓励中国设计创新,促进社会生活进步”为主旨,主张通过人人都能享用的好设计,确立和倡导中国设计的独特价值。中国的产品设计师们是认真面对产业环境与消费现实的。今天中国经济生活中设计的存在已是不争的事实,甚至在一些历来被视为“山寨”产品“重灾区”的领域,也开始亮出些许“原创设计”的曙光。但这毕竟还不等同于中国设计时代的真正到来。在经历了近一个世纪的文化冲撞与价值冲突,积累了近百年来经济改革与和生产力解放,完成了数以百万计的学子的设计高等教育的当下,中国经济已经具备了某种从全球困顿之中爆发原创力的条件与可能。但真正的“破茧而出”,显然还需要更为强劲的文化推动,这种动力的自觉及有效与否将成为中国设计自主创新的成败关键。这也正是本届展览需要从文化的角度检视中国设计现状的原因。
710公海赌船
在对中国产品设计的发展现实进行扫描式的审视中,我们确实发现一些令人振奋的新合力元素。中国的产品设计师们不再单一地倚重于某些现成的西方思潮或方法,不再片面地执着于短暂的市场繁荣或效益目标,不再表面地标榜民族风格传统元素……种种曾经风行一时的标签都重新被审视。与此同时,一种设计中的活力开始紧贴着中国大地蔓延和成长,这些在不那么理想的环境下艰难滋生的设计火花或许还不太完善,但从中已经可以看出中国设计的希望。
产品设计版块由四个基本版块与一个特邀项目构成,力图从“重大项目与产业转型”、“品牌创新与品质标准”、“传统转换与文化创新”、“乡土重建与协同创新”等方面表现这片潜力巨大的土壤,特邀项目则集中呈现一批在国际舞台主动推出“中国原创家具”集体形象的设计实践。
如果说,今天的中国的设计实践越来越具有实验性,那么与我们日常生活关联最为密切的产品设计,则是其中最可能找到思考和判断的标准的。这个展览有限的空间远不能完全反映这一生动的现实,但它或许可能呈现和总结这些尝试的价值,让观者自己体会其中成败得失,这是展示本身所诉求的目标。我们认为,在各种可能让真正的设计“破茧而出”的条件中,再没有什么比发展一个可以充分对话的社会环境更为重要的了。